本微塘 > 奇闻 > 正文

​忆海拾贝物理所博士的趣闻轶事二

2024-08-08 12:18 来源:网络 点击:

忆海拾贝物理所博士的趣闻轶事二

四、智商情商都高的博士W博士在长春物理所获得硕士学位,又在是中国科技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我在长春物理所学习时,他先后作为客座研究员、博士后,还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学和美国大学及国家实验室中工作。

由于他总是在物理所来去匆匆,我只在研究生公寓的学生食堂中见过他几次。

作为客座教授和博士后研究员,从他经常还在研究生食堂用餐来看,说明W博士是一个生活要求不高,做人做事非常低调的人。

正因如此,开始时我并不认识W博士,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从他的穿着来看,还以为他就是一名普通的研究生。

当然,他肯定也不认识我,因为我更普通。

但因为他和我的硕士生同学都是北方人,而他在读中学时已经就很有名气了,是他们市的学生会主席。

后来他又在吉林大学读了四年大学,在长春物理所读了三年硕士研究生。

所以,我同学比较关注他,对他的许多情况也比较了解,并很崇拜、佩服他,因而经常用一种仰慕式的口吻向我讲述他的一些情况,有中学的,知青的,也有大学和研究生的。

W博士的人生历程,完全可以用一路高歌猛进来形容。

据我同学介绍,W博士高中毕业时,正好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行。

他作为他们市中学的学生会主席,便主动上交了要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去锻炼的申请。

由于他是第一个上交下放申请的,其示范作用产生的影响当然很大,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们市内上山下乡运动中的标兵和榜样。

下乡的那天,他身披大红花,带上学校赠送给他的劳动工具和毛主席著作,坐上了学校专程送他到乡村的汽车,在部分市领导的陪同下,跟许多同学一起唱着歌儿奔向了他们心中的圣地——广阔的天地,开始了他真正走向社会的第一课。

在乡下,虽然每天他都要面临生活和劳动中的许多未知问题,生活和劳动中的点点滴滴、事无巨细都得靠自己去处理、打点,辛苦、劳累自不必说,就是一日三餐中的柴米油盐都不容易。

但他咬牙硬是坚持下来了。

在生产队里,他积极向上,脏活苦活抢着干,而且毫无怨言。

他常说,我还年轻,别人能干,我一样可以干,还要干好,不管怎么累、怎么辛苦,一觉醒来,第二天又是一轮新的太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W博士在农村中的付出,不久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由于他积极肯干,下放不久就成为了大队知青中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成为大队知青的标兵。

再后来,他的先进事迹还登上了县知青办的光荣榜。

在农村辛苦劳动一年后,作为优秀知青中的先进代表,他被县知青办和公社当作下放知青中的榜样,被保送上了大学,而且还是重点大学。

我同学说,年龄不大的W博士能够如此成熟,从高中到知青,他行走的第一步都与常人不同,都能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天衣无缝,完全得益于他有一位好妈妈。

W博士的妈妈很有政治眼光,在大是大非面前看得很准、看得很真,能够及时指导自己的孩子,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下放前,在不能左右自己今后的命运时,与其牢骚满腹,还不如顺应时代、顺势而为,充当时代的先进分子,争做第一个先进青年。

到农村后,与其偷懒耍滑、出工不出力,还不如踏踏实实、无怨无悔。

因为第一个下海的人,往往是收获最多的人。

用今天短期的辛苦付出,赢得今后长期的人生利益,是一项最性价比最高的人生投入。

当年W博士下放前写的申请书,据说就是在他妈妈的指导下写的。

到农村后,他妈妈又经常教育他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好自己的事,争取得到大家的认可。

由于W博士非常相信他的妈妈,对他的妈妈几乎可以言听计从。

因此,在农村锻炼时,从不叫苦,还乐于助的,到了推荐上大学的时候,只有他的表现最好,也只有他去大家才没有意见,也就是说,在推荐的所有知青中,已经是非他莫属了。

由于文革期间的大学院校,基本上都是工人阶级管理了,大的环境依然是政治挂帅、思想领先,做一个又红又专的大学生。

招来的大学生由于都是推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也有许多高中生,但文革中的高中生水平实际上只相当初中生。

因此,为了正常教学,专业课本的内容普遍简化,上课时老师也专挑一些简单的内容讲述,实验也只做一些简单的、大家能够理解的。

由于当年农村推荐上大学的基本条件是:思想好,劳动表现好,出工积极、吃苦耐劳,且从无怨言。

至于学历,只要是中学生就行。

另一方面,推荐上大学的权力基本上在大队领导,跟大队领导关系好,只要没有过格的问题,一般是可以推荐的。

所以,当年工农兵大学生的特点之一是,政治强、劳动强,但基础知识差,有的人甚至初中都没有毕业,专业课根本听不懂,上课时只能破罐子破摔,但搞政治学习和政治运行时却干劲冲天,他们不仅自己学不好,还影响了其他学生。

W博士不同,他很少受到这些同学的影响,尽可能做到政治学习两不误。

因为他总是牢记母亲的话,不管别人怎样,自己首先得把学习搞好,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不错过每一个提高发展自己的好机会。

由于W博士是高中毕业生,在中学时的成绩就很出色,下放后,只要有空就会自学,一年后就上了大学,基础知识还是比较牢固的。

所以,只要他认真听课,按时做作业,做好各项实验,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对他没有任何障碍。

几年下来后,在大学里他还真的学到了许多知识,成为了班上成绩最好、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正是由于他能抓紧学习,参加工作后同样没有放松,虽然工农兵大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对简单,但W博士并不满足当时的学习内容,一直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筑牢了大学的专业知识。

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后,大学毕业不到两年的他,竟然考取了长春物理所的硕士研究生,这次可是凭实力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

硕士研究生毕业不到三年,又顺利地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西德联合办学的博士研究生。

在听了我同学介绍的情况后,由于敬佩,每一次在食堂吃饭看到W博士时,我都会认真地审视他。

W博士个子不高,穿着平常,虽然戴有一副近视眼镜,但很难使人将他与一个高级学者联系起来。

W博士生活朴素、行事低调,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我不知道W博士在他自己的专业中有那些成就,但我知道他在自己的人生中的每一步,都能向单位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而使得单位不得不重用他,不得不将他推到发展的最高点。

W博士今天的成功,不仅是他自己的骄傲,也是他母亲的骄傲,因为他在人生道路上稳健、快速行走的每一步中,背后都有他母亲的影子。

历史再一次向准备充分的人伸出了橄榄枝。

W博士多年前在法国和美国做客座研究员和博士后,最后还成为了我加著名大学的党委书记,级别直指副部。

为自己在科学研究的花苑中,用自己的智慧、汗水和努力编织出了一个个美丽无比的花环。

W博士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的过人之处,不管人生处在什么位置,或什么地方,只要你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取得成功只会是时间的问题。

W博士是长春物理所中我最尊敬、最钦佩的博士研究生。

(图片来自互联网)五、物理所的博士毕业门槛很高下面这张照片应该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拍摄的,照片中左起是张新夷老师、窦恺、许武、王笑军、金东明老师和耿平六人。

他们背后的研究大楼,是长春物理所在八十年代初新建的几栋研究大楼之一,主要是为也满足中科院批准的长春物理所上交的凝聚态物理实验室的建设方案。

新建的实验室必定有大量高新尖仪器和设备,尤其是大功率激光器,只有新建了实验大楼,才有可能承载得了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

显然,长春物理所第一研究室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展开的,因而是长春物理所的核心研究基地,物理所的许多研究成果还等待这个重点实验室去努力创造。

因此,在一室工作的科研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博士毕业和博士研究生,完全是物理所的中央军,也是物理所青年学者最想进入的地方。

其中,副所长张新夷老师是该实验室主任,是这支中央军的总司令,也是该实验室的凝聚核心。

据说凝聚态物理实验室中有一台20W连续式氩离子激光器非常昂贵,其产生的激光也非常强大,是物理所重点实验室的镇所之宝,一般不会工作,如果正常工作,可能会影响整个长春市的正常用电。

还有一台隧道显微镜,据说价值几百万美金,也就是上千万人民币,那可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

我有幸曾经被同学带到重点实验室去看过一次,他向介绍了那台氩离子激光器,介绍了大功率脉冲式二氧化碳激光器等。

其实,当时物理所培养,或与其他单位一起代培的博士研究生,基本上都是一室的,这不仅因为这里是中科院凝聚态物理的硕士和博士授予点,真正的博士导师也只有徐叙瑢老师和范希武老师。

而且重点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也是保证这些博士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基本条件,就是物理所与合作单位共同代培的博士生,一般也会在物理所一室中做实验,因为它是中科院系统中唯一的凝聚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由此可见,在物理所凝聚态物理研究的课时中,大部分都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题。

凝聚态物理的基础是固体物理和量子物理等理论物理的基础理论,与物理发光相结合后的凝聚态物理研究,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还需要有丰富和充分的实验数据支持。

所以,物理所的博士生在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时,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查阅的资料非常丰富,写出的理论分析相当复杂,所有数据都需要实验证明。

我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搞集成光学和纤维光学,对凝聚态物理中的物理发光机体研究并不了解,物理所的博士生的研究能力怎样,我不可能知道,但当我看到了他们写出的博士论文时,虽然论文的具体内容我看不懂,仅看他们论文的厚度我就惊呆了。

记得1992年6月我在硕士论文答辩时,当时答辩委员会的秘书是窦恺博士。

有一次我在研究生部无意中看到用长春物理所研究生论文专门稿纸手写的博士论文,厚度高达280多页,简直就是一本大部头著作,它正是窦恺的博士论文。

比较我那本仅有67页的硕士论文,我自叹不如,因为那时的论文都是我们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凝聚态物理属于理论物理,但以物理发光为基础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又是典型的实验物理。

因此,物理所博士研究生,在博士论文研究中,既要有充分的理论作为依据,又要有丰富的实验数据作为结论的佐证。

研究工作中,既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收集大量的信息,引申大量的参考内容,还要在位于一室的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做大量的实验工作,找到大量的实验数据。

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好在他们有这个条件,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将研究中对自己成果有利的那些东西,和已经取得的成果细节亲手整理成册,用手将它们认真仔细地写出来。

280多页的博士论文,不知耗去了窦博士的多少心血,仅伏案抄写一遍都不容易。

此外,在导师认真审阅后,还要面临多次修改,甚至重头再来的可能,就是这样,也不可能保证一定能够顺利毕业。

物理所的博士毕业门槛,仅从这里可知道有多么的高了。

在物理所读博士的确要比我读硕士辛苦了无数倍,就如有些条友总结的那样:硕士是严进宽出,博士是严进严出。

其实,博士的严出要比它的严进还要难许多,条条框框太多,毕业的门槛自然就高了。

所以,说他们是天之骄子一点也不为过,他们完全是在用自己多年的心血,拼凑一份未来人生辉煌的入门答卷,而今后的人生是否辉煌,还要看自己的造化,天时、地理、人和缺一不可,这是何等的不易。

(图片来自互联网)六、国界不应该成为科学研究的羁绊正因如此,我们那个时代中的博士研究生,其中有许多人在拿到自己的博士学位证书后,马上迈上了出国深造这条可能更难行走的路。

因为他们热爱科学,而科学研究的伟大理想似乎从来就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进取,才有可能达到人生的光辉顶点。

据我所知,当年与我一起在长春物理研究所求学的博士生中,窦博士去了美国马里兰巴尔的摩高级医疗研究中心、胡兵博士去了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就是我的硕士生同学王振家,最后也去了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博士生毕业后也去了美国,美国的科学研究园地似乎已经成为了世界科学领域中的珠穆朗玛。

世界的科技中心在美国,在世界近现代科技史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年学者,为了追求自己人生规划中的最终目标,在人生规划中的每一步都是艰辛的,也是很努力的。

他们不辞劳苦、默默耕耘,将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力求走稳走实。

就如一个登山者在攀登一样,如果登山中的某一步不慎滑倒,就有可能从半山腰,甚至是接近顶点的地方滚落下来,或者有可能跌到谷底。

如果他们心有不甘,那就只能从头再来。

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中,这样的情况何止上万。

所以,谨慎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从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22年。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2年!不是每个天才青少年的一生,都有付得起这笔青春账目的资本和勇气的。

所以,当物理所的博士生在拿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博士学位证书时,他们中的部分人因为对科学研究的痴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科研条件更好的美国,借助美国业已完善的科研软硬件环境,希望自己能够站在美国这个巨人的肩上,在科学研究的海洋中看得更准、看得更深,也能走得更远,为人类科学研究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当年物理所的研究课题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凝聚态物理本来的就基础物理,而基础物理研究的内容实际上都是一些人类共有的财富,若是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当年从物理所走出去的博士生们,他们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国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发展做了同一件事情。

当今,在互联网上有许多的讨论,其中就有一条是科学到底有没有国界。

从人们固有的民族感情来看,这是一个容易触动人们某根神经的较为敏感的话题。

我的认识是,从理论上讲,我们取得的科学成都是服务于世界人们的,千百年来的科学成果的共享,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我认为国界不应该成为科学研究的羁绊。

科学研究在全世界都应该属于开放性的活动,那里有方便我研究项目的条件,或者更便于做出成果,我就去那里!科学研究需要氛围、需要环境、需要团队,就如当年的哥本哈根学派一样,它的主要成员是玻恩、海森伯、泡利和狭拉克,其中玻恩和海森伯是德国人、泡利是奥地利人、狭拉克是英国人。

显而易见,能够为量子力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动力,正是这种没有国界限制的研究团队与研究氛围。

有些人将科学与科学家割裂开来,认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试问科学研究能够与科学家分开吗?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伟大事业,都是科学家们不懈努力研究和推动出来的。

当我们享受人类科学带来的方便和幸福时,有谁想过这项科学成果背后的科学家的国界?科学研究中的每一项成果,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下面照片中的背景大楼,据说是由前苏联人帮助设计建设的,坚固程度可以防止原子弹的威力,是当时物理研究所最重要的主研究大楼,也是长春物理研究所的标志性建筑,大多数在物理所工作学习的人,都会在这里留下纪念,因为在这所中国科学研究的象牙塔里,曾经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了许多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博士研究生和高级研究人才。

他们在人类科学研究的浩瀚夜空中,如点点繁星,虽然离我们非常遥远,但仍然是那样的璀璨夺目。

他的工作可能没有直接惠及我们,但人类社会中的每一项科学成就都会有他的汗水!我一直为曾经能够有幸在长春物理所攻读过理学硕士研究生感到光荣和自豪。

(图片来自互联网)2022年4月10日广西北海

物理学史 轶事 趣闻

一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

巴黎。

一样的延续着千百年的灯红酒绿,香榭丽舍大道上散发着繁华和暧昧,红磨坊里弥漫着躁 动与彷徨。

而在此时的巴黎,有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DeBroglie),从他的名字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贵族,事实上德布罗意的父亲正是法过贵族。

但是他也就正好是贵族的花花公子。

时间一转就到了1919,这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动着的年代。

就在这一年,德布罗意突然移情别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感兴趣于当时正流行的量子论。

具体来说就是感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光具有粒子性。

这一观点早在十几年前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坦用来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即便如此,也非常不见容于物理学界各大门派。

德布罗意倒并不见得对这一观点的物理思想有多了解,也许他的理解也仅仅就是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说波就是粒子。

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因为年轻而摆酷,德布罗意来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研究生。

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色的人生轨迹。

二历史上德布罗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读他的研究生也许已经很难说清,事实上德布罗意在他的5年研究生生涯中几乎是一事无成。

事实上也可以想象,一个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

白驹过隙般的五年转眼就过去了,德布罗意开始要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

其实德布罗意大约只是明白普朗克爱因斯坦那帮家伙一直在说什么波就是粒子,(事实上对于普朗克大约不能用一直二字,此时的普朗克已经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量子假设,又回到了经典的旧框架。

)而真正其中包含的物理,他能理解多少大约只有上帝清楚。

五年的尽头,也就是在1924,德布罗意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

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页纸多一点,不过可以猜想这一页多一点的一份论文大约已经让德布罗意很头疼了,只可惜当时没有枪手可以雇来帮忙写博士论文。

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

而进一步德布罗意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动量=普朗克常数/波矢能量=普朗克常数*角频率这就是他的论文里提出的两个公式。

而这两个公式的提出也完全是因为在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光子的动量和能量与光的参数满足这一关系。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博士论文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对论文是否通过的投票之前,德布罗意的老板朗之万就事先得知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六位教授中有三位已明确表态会投反对票。

本来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的欧洲也依然如此。

何况德布罗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来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

然而这次偏偏又有些不一样——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望众的内阁部长,而德布罗意在此厮混五年最后连一个Ph.D都没拿到,双方面子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情急之中,朗之万往他的一个好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

当初的朗之万是不是碍于情面想帮德布罗意混得一个PhD已不得而知,然而事实上,这一封信却改变了科学发展的?

爱因斯坦有什么趣闻轶事

1.惊奇 阿尔伯特到了四五岁,还不大会说话。

父母亲心里著急: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不,不可能。

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多么明亮。

他那可爱的小脑袋这样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有多少聪明的怪主意呢!可是他的小嘴为什么不说话呢?他们请来了医生。

孩子当然没有病。

不善于说话,不喜欢说话,那不是病。

可是有一天,阿尔伯特似乎真的有些不正常了,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他玩。

孩子的小手捧著罗盘,只见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著北边。

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不听他的话,照样指著北边。

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著北边。

不管他怎样转,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一直指著北边。

阿尔伯特惊讶了,他张大眼睛,盯著玻璃下面那根红色的小针。

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著它指向北边的呢?他想问父亲,可是话到了嘴边,说不出来。

他被这神奇的现象惊得目瞪口呆。

小小的罗盘,里面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家的好奇心——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

这种神怪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的幼苗。

2.上帝与自然 爱因斯坦还在家里接受宗教方面的教育,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

爱因斯坦一家是犹太人,但并非极其严格地遵守他们的信仰。

有一段时期,爱因斯坦深深地专注于宗教——他甚至在来回学校的路上谱写一些乐曲赞美上帝。

这种宗教上的兴趣仅仅持续了一年,当他12岁时,爱因斯坦就不再相信他的老师们所描缓的那种上帝了。

然而他从未对大自然的崇高传大失去敬仰之心,也不希望放弃研究那些比他所谓的仅仅个人的东西更加伟大的事物。

音乐与数学 爱因斯坦一家为他们的孩子创造了一种快乐、温暖和可爱的家庭气氛,爱因斯坦在整个一生中与他们以及他的妹妹玛亚始终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

他从这种家庭温暖中继承了某些东西,而这就成为他的性格中最具吸引力的特征之一。

虽然他天生就是一个孤独者,但成年后他结交了许多亲密的朋友,写了许许多多书信,与全世界的朋友们分享他的思想和信念。

在大多数现在尚存的爱因斯坦照片中,他总是开朗地微笑著。

爱因斯坦是一位出色而又不同寻常的老师。

通常,他会地黑板上写出一个方程式之后停顿下来,在学生们面前长时间地保持沉默,似乎他已陷入了沉思。

这张照片是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课。

爱因斯坦的父母是一对颇有才智的夫妇。

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位聪明、活泼、勤奋和充满活力的妇女,而且是一个出色的钢琴家。

她非常重视学习,并鼓励爱因斯坦和他的妹妹在学校勤奋学习。

回首往事,爱因斯坦记得他是通过聆听母亲弹奏钢琴才开始喜爱音乐的。

爱因斯坦的父亲的一位工程师。

还在学校读书时,他就已经显示出数学方面的极大前途,但他家太穷,无法送他去读大学。

他与其兄弟雅各布合伙经营,1885年时兄弟俩和他们一家迁往德国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并在那里开办了一家工厂。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父对爱因斯坦在科学和数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感到非常高兴。

爱因斯坦5岁时,有一次他生病躺在床上,他的父亲送给了一个指南针。

这件普通的礼物成为阿尔伯特一生的转捩点。

指南针内的那根指针从表面看完全封闭、孤立和无法接近,它似乎是由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掌握著,使它指向北方。

他非常激动,以至浑身颤抖并患了感冒。

虽然他只有5岁,他已经意识到这些物体的背后深深隐藏 著一些东西。

从那时起,他就想要找出这种神秘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几年以后,爱因斯坦意识到一种类似的神秘事物,这次是与数字有关。

他的叔父雅各布一直让他去解许多数学上的难题。

每当他找到正确的答案时,他并没有感到高兴、自豪或者满足,事情更像是他已经瞥见了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面的一个美丽而有序的结构。

这种认识引出了一种强烈的快乐感,并激励他找出有关数学方面所能发现的所有内容。

同样,他对科学也相当著迷。

他还缠住父亲和叔父问这样的问题:黑暗是如何发生的?太阳光的级成成份是什么?沿一条光束传播会是什么样子?小城里的伟人 普林斯顿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大学城。

它只有几千人口。

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退休的时候,就在这里向他的军队发表了演说。

一百多年过去了。

无数摩天大楼在城市里升起,夺走了城市的阳光。

可是,普林斯顿这个小城,依旧是古风纯朴,阳光灿烂。

林荫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道路两旁星星点点散布著一些一两层楼的小房子。

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

每一座房子都象绿色海洋中的一个孤岛。

这里似乎闻不到金圆帝国的铜臭,听不见工业巨人的叫嚣。

这里就像莱顿小城和苏黎世湖畔那样娴雅幽静,具有古老欧洲的情趣。

1933年,一个秋天的下,街道两旁的树叶已经是金色斑烂。

大学生特别爱光顾的那家冷饮店里,只有一个学神学的大学生在吃蛋卷冰淇淋。

女服务员坐在柜台后面,没精打采,等著下班。

突然,玻璃门伊呀一声开了,进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

女服务员一下子怔住了。

这位老先生好面熟呀!她正在发愣,老先生却看了一眼大学生桌上的蛋卷冰淇淋,又点点自己的鼻子。

女服务员忽然明白过来了:这是爱因斯坦,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教授呀!大学生也跳起来,跑到柜台边上,抢著要给爱因斯坦付钱。

爱因斯坦向他微笑一下,从自己的口袋里出一枚硬币。

女服务员双手接过钱,捧在胸前,嘴喃喃自语: 这枚硬币,我要藏起来留做终身的纪念! 爱因斯坐到大学生对而吃冰淇淋。

这位大科学家还是象小孩子一样爱吃甜食。

他用支离破碎的德国腔英语和大学生攀谈起来。

大学生巴不得这客冰淇淋永远吃不完。

爱因斯坦也在尽情享受著做一个普通人的自由。

来到新大陆,摆脱了警卫的影子、记者的跟踪和好奇者惊讶的目光,有多么自在! 正当爱因斯坦在小店里津津有味吃著蛋卷冰淇淋的,纽约码头上却有成百上千欢迎的人群在等候他。

这些年来,爱因斯坦学会了一些脱身妙计。

今天,西部号还没有进港,一艘小汽船就把他接走了。

岸上等著几辆汽车,悄悄地把爱因斯坦送到普林斯顿的一座房子面前。

半个小时之后爱回斯坦就溜出来逛马路,开始了在普林斯顿的新生活。

从此以后,普林斯顿这个僻静的小城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成了科学的圣地。

人们到这里来拜访爱因斯坦,旁听他的课,瞻仰他的丰采。

爱因斯坦给普林斯顿带来光荣,普林斯顿人以爱因斯坦为自己的骄傲。

他们感到骄傲,是因为这位伟人象个普通人那样,生活在他们中间。

你可以看到他嘴里含著冰棍,脚上穿著拖鞋在马路上走过,要是他在田野里散步,你想替他拍一张照,他会耐心地摆好姿势让你拍,等你拍完,再继续他的散步……普林斯顿人尊敬他,热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