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塘 > 财经 > 正文

​暴雷房企销售额下滑五成,营销人员全年冲刺卖房, “开年即决战”

2023-12-23 14:31 来源:网络 点击:

暴雷房企销售额下滑五成,营销人员全年冲刺卖房, “开年即决战”

编者按:求变者恒新,创新者恒强,乐观者恒进。在大变局时代,韧性增长,找到更好立于世界的方式。是为腾讯新闻《潜望》与《远光灯》栏目年终策划系列《韧性生长,穿越周期》第三篇。

腾讯新闻《潜望》 作者 郭亦非

每逢年底,开发商的营销条线都格外忙碌,卖房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 今年销售指标的压力最大,‘开年即决战’,这种紧张情绪从元旦持续至今,从集团到区域,一直在向下施压。" 身为一家头部房企北京某项目营销负责人,林海(化名)对腾讯新闻《潜望》坦言," 团队基本上一整年都没能喘口气 "。

调控最为严格的北京市场,在今年迎来两轮松绑:先是 9 月出炉的 " 认房不认贷 ",后有 12 月的降低首付比例、非普线上调等一揽子救市政策。

在林海印象中,今年共出现两波行情,三四月的小阳春和 9 月的救市,这三个月每月能卖 100 来套,而最差月份才成交 20 多套,全年销量比去年下降了近一半。" 最近客户量和成交量并没有明显提升,假如没有政策,可能流速还会继续下降。"

" 地产销售数据的好坏,不仅反映房企的经营状况、决定着房企的收入以及现金流回笼的速度,还影响着房企的信心及融资行为,进而影响拿地、开工以及投资行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近期一篇研报中写道。

销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自 2021 年 7 月起,国内商品房销售额至今已持续下滑两年半,创下了历史最长调整时间。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22 年的商品房销售额,从前一年 18 万亿元骤然下挫到 13 万亿元量级之后,2023 年仍未能止住下滑趋势,前 11 个月累计销售额为 10.53 万亿元,同比下跌 5.2%。

亿翰智库判断称,宏观经济仍在缓慢修复,行业流动性危机尚未阻断,行业还未到底,对于 2024 年行业销售规模并不乐观,预计还会继续下降 5%-10%。

" 限跌令 " 正悄然退出

行业销售整体下滑,逆势增长的房企屈指可数。

从 TOP 100 房企前 11 月累计销售额来看,中海、华润、招商、建发、保利、越秀、华发等 7 家央国企,以及民企 " 独苗 " 滨江集团仍能保持正增长。这其中,跨过 3000 亿门槛的仅有保利(3995 亿元)和万科(3430 亿元)。行业巅峰时,碧桂园曾一度达到 7000 亿元的同比规模。

行业分化仍在加剧。中指研究院统计,前 11 个月,TOP 50 房企中,国央企的销售额平均增长 8.2%,混合所有企业和稳健民企分别平均下降 15.3%、6.8%,出险民企则下降 48.0%。这其中,碧桂园、融创、富力、金科等 9 家出险房企,均同比大跌超过 50%。

为了打好年末收官战,营销人正在拼尽全力卖房赶业绩。

林海称,为了锁住市场有限的客户,现在交 10 万的定金,就能给 1 个月的周期,拉长网签时间,并承诺无理由退房,这种做法风险在于一旦客户筹不来首付款,明年还得继续填退房的坑。

" 现在整体折扣能给到 3-4 个点,临街、低楼层等特殊房源直接给 7-8 个点。" 一位规模房企北京某项目操盘手告诉腾讯新闻《潜望》,相比于送家装包、车位、储藏间这些优惠,客户更在意房款能省多少钱,而中介分销的渠道费用,也已从年初的 1.5%,跳涨到如今的 3.5%。

相比于利润,从今年开始,上述操盘手明显感觉到集团对于销售流速的重视程度。他解释称,按照集团快周转的要求,原本项目预计年初售罄,现在已经晚了近一年时间,年初任何折扣优惠都不批,小阳春行情过后,市场骤冷,为了尽早去化,只要承诺销售业绩,10 个点的优惠都能批," 幅度之大,让我都有点不敢接 "。

在开发商降价自救的同时," 限跌令 " 正在悄然松绑,苏州、南京、常熟、惠州等地的新房降价不再受限。12 月,江苏南通一地甚至发文称,鼓励房企拿出部分特价房源开展优惠让利活动,房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未售房源的 5%。

一位苏州市场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当地现在更关注成交量,限价一旦放开,很多高地价项目能获准上市,即便有楼盘价格跌一点,但整体均价仍能保持平稳。

从卷 PPT 到卷代建

销售回款不利,直接导致房企减少投资力度,拿地也更加审慎,仅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的重点板块,以销定投、保证足够的利润。不过,投资策略的趋同,也导致土拍中签率不断走低,动用马甲参拍的情况屡见不鲜。

以北京市场为例,10 月 19 日,专做防水涂料的东方雨虹在屡摇不中后,终于摇中了丰台区南苑地块,总价高达 40.14 亿元,溢价率 15%。每平米达 2.9 万元的房地价差,也引来了华润、首开、中海等 7 名房企参与摇号。一个月后,东方雨虹却将项目公司 95% 的股权,以 47 万元的低价,转让予央企中海地产旗下子公司,间接坐实了其 " 马甲 " 身份。

一位深耕北京的头部房企投拓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今年土拍怪象就是内卷尤其严重,每次向集团申请参拍一块地,都需要做投资模型测算,并拿出上百页的 PPT,包括产品设计、工程排期、营销方案、客户分析等等,甚至细化到外立面的颜色都选好几轮,就差跑到工厂去挑选磨具了。

" 为了拿地使劲拍着胸脯承诺各种销售和利润目标,一旦幸运拍到,这就立刻变成考核指标,现在市场下行,指标基本难以完成。" 上述投拓人士感慨,现在中签率这么低,如果迟迟摇不中,不仅付出巨大的沉默成本,团队何去何从也是问题。

克而瑞地产研究统计,前 11 月,近五成百强房企未有拿地,百强房企拿地金额超过 100 亿的企业中,仅三家民企,其余皆为国央企。其中,中海、绿城、建发的投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 25%、17%、36%。

值得注意的是,中指研究院统计,截止 12 月 20 日,22 个集中供地城市中,已有 18 城取消地价上限,优质地块的竞拍热度攀升,带动 11 月份的整体成交溢价率提升至 7.2%,结束了连续 6 个月的下行态势。

价高者得的游戏规则下,无疑将更加强化国央企作为拿地绝对主力的格局。

悲欢并不相通。公司没钱拿地的,就意味着投拓条线没了用武之地,后者也是裁员重灾区,暂时幸免的投拓人只能靠代建维系生存空间。目前,碧桂园、旭辉、世茂等 60 余家房企已入局代建业务。

一位债务重组中的房企江浙区域投拓负责人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现在代建行业也越来越卷,托底的地方城投们被惨淡的市场教育一轮后,如今开始要求与代建方利益风险捆绑,必须真金白银入股才行,原来代建费按照工程节点来付款,营销费实报实销,但现在只保障人员工资,代建费完全根据销售回款来结算。" 你卖不出去房子,我一分钱不给你,况且现在代建方压根没资金去玩小股操盘。"

暴雷蔓延至国央企

" 现在暴雷集中在民企,难道我们的国企都是好好的吗?虽然今天他们没有出现债务危机,但是他们的资产质量、经营水平,大家怎么就不关心呢?" 去年 8 月,前阳光城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曾公开喊话。

时隔一年多,暴雷潮再次蔓延,拥有国资背景的绿地和远洋牵扯其中,甚至连 " 好学生 " 万科都遭遇债股双杀,直到背后的深圳国资委出面力挺,才得以平息事态。

就在 11 月,央企金茂内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大面积裁撤城市公司,裁员也难以避免。外界感叹," 央企的铁饭碗也端不稳了。"

" 年初集团定下 500 亿元的销售目标,现在也就完成不到 300 亿。" 一家规模房企区域高管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去年收入打了 9 折,今年业绩更差,估计要打七八折,集团人力也经常下来盘点员工规模,试图继续缩编。

上述江浙投拓负责人表示,原来团队有 8 人,现在裁到就剩自己,去年年终奖还发了两个月,今年公司资金这么紧张,年终奖肯定没戏了。

销售不利,融资不畅,开发商只能刀刃向内,节约开支,珍贵的现金流用于完成保交付的硬性任务。

12 月 12 日,碧桂园宣布,杨惠妍杨子莹姐妹、总裁莫斌等四名董事,年薪均降至 12 万元。2021 年,莫斌的年薪曾一度高达 1.916 亿元。此外,公司高管今年的年薪较 2021 年下降 86%,并取消所有高管配车。

乐居财经统计,2022 年,87 位上市房企 CEO 的总薪酬达到 3.68 亿元,较 2021 年的 6.88 亿元,大幅缩水近一半。其中,有 57 位房企 CEO 薪资下降,大部分高管薪资跌幅超过 20%。